大棠路站外现怀疑炸弹 示威者十八乡乡委会掟汽油弹

另外,有大批示威者晚上纵火破坏,防暴警察多次发射催泪弹驱散。晚上10时,有人在轻铁大棠路站马路中央,放置一个纸皮箱,有电线外露,怀疑是炸弹。

多区港铁站黑衣人士抗议元朗7.21袭击

有反修例、反警察抗议人士响应网上号召,周一晚于多区港铁站抗议,不满7月21日元朗站暴力袭击事件。
- Advertisement -

疑争宠惹祸 王室98年来首名妾侍极速被休

泰国皇室周一(21日)突然发出命令,宣布褫夺泰王妾侍信伊那特的所有皇室和军事头衔。

男童遭老师投毒“陷脑死” !家属踢爆:当局竟要求“拔管”

河南焦作市萌萌幼儿园的王姓老师于今年3月,因与同事发生矛盾,愤而在“八宝粥”里投放亚硝酸钠......
- Advertisement -

世上最古老珍珠出土 8000年前已有人交易

阿联酋考古学家早前在当地发现一颗史前珍珠,估计已有8000年历史,宣称为世上最古老的珍珠。

加国大选保守党传丑闻 杜鲁多选情露曙光

加拿大周一举行大选,全国数以千万计合资格选民前往各地投票站投票,选出新一届国会。在这关键时刻,争取连任但在过去大半年饱受丑闻困扰的总理杜鲁多,积极拉票,并因主要竞争对手希尔所领导的保守党在最后一刻涉及丑闻,而看到一丝曙光。

库德洛为特朗普办专家简报会 警告贸易战或影响连任

美媒近日引述消息报道,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库德洛本月初在中美贸易会谈前,曾安排外部专家在白宫为总统特朗普作简报,会上警告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温会危及美国经济,并影响特朗普连任的机会。

房东赶走问题租客 整理脏屋还挖出腐尸!

有名房东时常接到附近邻居的投诉电话,抱怨他的房客居家环境脏乱,甚至异味难忍,房东因此赶走房客;进屋打扫时,更在垃圾堆下发现腐烂尸体。
- Advertisement -

任正非:死后不希望被人们记得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日前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自己离世后不会留下遗产,也不希望被人记住。

【讲真港真】阻碍特首宣读《施政报告》有违基本法

上周三,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到立法会发表其任内第三份施政报告时,发生了香港议会史上最黑暗的一幕!当林郑月娥进入会议厅后,所谓拥护民主制度的一众反对派议员不断地高呼抗议口号,阻挠特首发言,更以投影机将所谓的抗议片段以强光直接射向特首脸部……
- Advertisement -

港警批有人散播仇恨发动“圣战” 强调穆斯林群体和平理性

尖沙嘴清真寺周日受到警方水炮车喷射蓝色水剂影响,巴基斯坦裔、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警司莫俊杰,回应宗教敏感度问题,指警方已经即刻澄清,警方并无恶意,并非去冒犯任何宗教......

传美助发展旅游区 换取朝鲜弃核

美朝本月初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无核化工作级别会议,惟双方最终不欢而散。韩国传媒近日引述消息指,美方当时提出协助朝鲜发展旅游区换取该国弃核……

英媒:约翰逊脱欧协议触礁 欧盟延迟限期至明年2月

英国国会下议院上周六通过修正案,迫使首相约翰逊需向欧盟寻求延迟脱欧三个月。《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假如约翰逊本周无法在国会通过脱欧协议,欧盟会将英国脱欧限期由本月31日延迟至明年2月。外相多米尼克则表示,有信心国会本周会支持协议,如期月底脱欧……

遭刺腹中六生仍留医ICU 救恩书院校长:幸无伤及重要器官

于大埔救恩书院就读中六的19岁学生熊家玮,上周六在大埔连侬隧道派传单时,遭中国男子以利刀割颈刺腹袭击,经手术抢救后,目前仍然留医深切治疗部,情况严重。救恩书院校长周家驹称,会为他提供支援。

水炮车染蓝清真寺 港特首到场道歉

港警周日在尖沙咀以水炮车清场期间,曾直射路旁的九龙清真寺,并称是“误射”。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周一前往清真寺逗留约25分钟后离开,未回应记者提问。

尘封沙漠3000年! 埃及发现30具“完整木乃伊”

埃及政府近日宣布,国内考古团队在卢克索帝王谷发现多达30具木乃伊,死者包括男性、女性和2名儿童,保存非常完整,棺木上细致地雕刻着咒语,色彩也非常鲜艳漂亮。

印尼Gojek摩哆CEO 料进入内阁担任部长

印尼摩哆电召程序“GoJek”创始人兼总执行长纳迪姆马卡里周一表示,他已辞职,现在加入了印尼总统佐科威的内阁。

各大报纸刊登被涂黑封面 抗议政府打压新闻自由

澳洲警方此前因两宗针对政府的报道,而搜查女记者及澳洲广播公司(ABC)办公室,引来国内传媒的反响。澳洲多份报纸周一以被涂黑的设计为封面,抗议政府打压新闻自由和以国家安全为由保密资讯。

九龙大游行 市民守护清真寺

日前民阵召集人岑子杰遭人伏击,由于嫌凶是南亚裔人,网上一度传出示威者会破坏清真寺,不过在星期日游行开始前,已有市民在清真寺外高喊不要进行破坏,有人守护着清真寺外.....

行人靠边站!2000只绵羊挤爆市区!

西班牙马德里市中心周日(20日)有多达2000只的绵羊塞满繁忙街道,准备参加一年一度的“迁徙放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