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9456https://www.upal.com.my/zh/feeds/jobFeedKwongwahArray
(
[0] => HTTP/1.1 200 OK
[1] => Date: Mon, 21 Apr 2025 00:56:57 GMT
[2] => Content-Type: text/xml; charset=utf-8
[3] => Connection: close
[4] => Server: cloudflare
[5] => Nel: {"success_fraction":0,"report_to":"cf-nel","max_age":604800}
[6] => Vary: Accept-Encoding
[7] => X-Powered-By: PHP/7.4.33
[8] => Cache-Control: no-cache, private
[9] => Cf-Ray: 9338ecadd82540f7-SIN
[10] => X-Frame-Options: SAMEORIGIN
[11] => X-Xss-Protection: 1; mode=block
[12] => X-Content-Type-Options: nosniff
[13] => Referrer-Policy: no-referrer-when-downgrade
[14] => Cf-Cache-Status: DYNAMIC
[15] => Report-To: {"endpoints":[{"url":"https:\/\/a.nel.cloudflare.com\/report\/v4?s=Z2Q4ab4UUpKasIO6JV2ILebzOa%2FGXQx1yoOf1FE9FgqYVY%2F%2BzSZ7SkU%2FIgkfuSTbMrU2HaKUD4fPDqPL%2F0tgv89zD%2FDPgyklSCMd8KsqiziXcVFsxQwPhMz4xe3MzfIv5Xw%3D"}],"group":"cf-nel","max_age":604800}
[16] => Set-Cookie: UpalLiveSession=eyJpdiI6IkxtZjlpbmozY3FIY3pzajdybG9qN2c9PSIsInZhbHVlIjoidVdISGhTWEI1bHhOZFExemdSVERmV0FoNlozRGxzdGVFMWpWRDZNXC9USk03MzM1VG5lMlEzK3B4cUx6MWkxXC9sN2hrcG9qN29XSzF4c3RKY0tieGF0dz09IiwibWFjIjoiNTkzM2Q3Nzg1MDc0ODRjZGIwM2QzYWZlY2JmYzE4OTk2OGU3MWVkMmRiOTA1ZWZmMzllZGZlYjZjMTg1MzlhYiJ9; HttpOnly; Path=/; Max-Age=94608000; Expires=Thu, 20 Apr 2028 00:28:58 GMT
[17] => alt-svc: h3=":443"; ma=86400
[18] => server-timing: cfL4;desc="?proto=TCP&rtt=47723&min_rtt=47654&rtt_var=13463&sent=5&recv=6&lost=0&retrans=0&sent_bytes=3001&recv_bytes=756&delivery_rate=60771&cwnd=174&unsent_bytes=0&cid=9160006a73bbc4d5&ts=160&x=0"
)
789
文:谢诗坚
应大众书局及周星衢基金会之邀,我于10月20日在理科大学讲堂做了一场“鲁白野《马来散记》重版的导读会”,顿时让我想起了很多前尘往事。
虽然我也是报人出身,但鲁白野与我之间相隔一个“时代”。当我知悉有鲁白野这么一个人时,他已经离世很多年。我们不但失之交臂,也只能“神交”。
究竟谁是鲁白野?这里需要先作一个简介。他出生于1923年,1961年逝世,终年38岁,英年早逝。他是客家人,原名李学敏,在万里望诞生。只读到小学五年级就辍学(育才学校),度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涯及在日治时期避难于印尼外,才于1948年返回新加坡,并于1950年进入《星洲日报》担任电讯翻译,也主编《国语周刊》。在报人的生涯中,勤于笔耕,先后出版个人著作10本,包括《实用马华英大辞典》。
从1953年到1961年的短短8年间,他就有如此多的著作问世,堪称文坛奇才。除了《马来散记》(上下册)被重印外,鲁白野在马来文的造诣上也是公认的自学成家的一位专人。
他与我相似的地方有两点:我们都是客家人;我们先后进入《星洲日报》工作。他在1950年,我则是在60年代中后期担任《星洲日报》记者。
令人惊讶的是,鲁白野的创作生命既是那么短又那么丰富,有很多后来的报人是追赶不上的。而且有趣的是,他用鲁白野的笔名写文史,又用威北华笔名书写文艺,两个笔名出于一个人,倒也传为佳话。
从鲁白野的身上,我又看到一些报人如何转成著名作家的故事。虽然人数不多,但值得推介。
第一位让我想起的是最多产的新闻界人才是中国的曹聚仁(1900-1972),他是凤凰卫视主持人曹景行的父亲,一生与文字为伍。毕业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院后任教于各大学府;也在抗日年代(1937-1945)担任战地记者。在中国解放后,支持毛泽东而成为被中共接受的“爱国人士”。他也因在50年代担任周恩来与蒋介石的中介人而名噪一时。虽然功败垂成,但曹聚仁也被定格为“左派作家”,其名著除《鲁迅评传》外,并有《北平小语》、《北平二语》及《北平三语》,为中国唱赞歌。
即便曹聚仁有不平凡的人生,但始终无法与另一位被中共钦定的名报人邹韬奋(1895-1944)相提并论。后者也是一生报办,死后被追认为中共党员。目前国家设有《韬奋纪念馆》及《长江韬奋新闻奖》等,用以纪念他的办报精神。
不过,曹聚仁遗下的文字与著作却不是任何一位报人可比拟的。
根据统计,曹聚仁先后出版70本著作,一生累积的文字高达4千万字。我曾在数年前问过来槟访问的曹景行,其父亲究竟留下多少文章?他答不上来。我又问他为何不陆续出版专著?他说多到无法整理。按照我的经验,纵横报界50年的曹聚仁,应是当代第一写作高手,无人能及其右。
如果说一生写过4千万字,等于一年写下80万字,而每天(365天一年计算)要写2千余字,这显然非常人所能及。偏偏曹聚仁就是这么一位奇人,他比鲁白野长寿,鲁白野也是无法与他相比较的。
第二位是在去年(2018年)离世的香港名报人金庸(查良镛)(1924-2018),比鲁白野小一岁。但其成就似乎无法望其项背,由报人转成作家,如果金庸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他原是左翼《大公报》的记者,后与圈内意见分歧,自行创业。在60年代创办《明报》(日报)、《明报周刊》(八卦新闻)及《明报月刊》(评论杂志)。本身为日报写社论,也在副刊连载长篇武侠小说。
当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他又成为中共重视的报人,被邀参加“基本法”的草拟。此外,金庸的武侠小说也破禁被允准打入中国市场。
70年代,他与友人在新加坡合创《新明日报》,侧重报导社会新闻,一时被形容为家庭主妇的“菜篮子的报纸”。最终他倒成了武侠小说一代宗师。
第三位是自学成功的方修(1922-2010),原名吴之光。他没上过大学,但自修成功,文笔流畅。早年是马共报纸《民声报》的记者,后升任为采访主任。不久因故离开《民声报》,自行办小报,却因销路不佳停办,一度转行当老师。50年代,他进入《星洲日报》,担任副刊编辑,后升任《星洲日报》大马版主编,直到退休。
方修的成名不是在报业方面,而是文史汇集。从1957年起到2010年,他一共出版了39本著作,在马新文史界上,他稳坐第一把交椅。他一生书写的文字超过1千万字,虽比曹聚仁少,但治史成就有口皆碑。
第四位从著名的报人转成文人的是《南洋商报》文笔连士升(1907-1943)。他一生写过许多社论,但属言词平稳,没有煽情。因此一度不受左翼青年重视。后来他出版的《寄新青年》系列文章,倒使他的名气上升,只是在政治思潮阵线分明的五六十年代,连士升的名气是追不上方修的,不过他的才华也是不容否定的。
当然在连士升的年代也有李星可成为炙手可热的社论高手,以致触犯“文字狱”。
还有一位《南洋商报》的奇才施祖贤已练到出口成章,由秘书代笔写社论。
第五位是与鲁白野生涯相似的梅井(曾松华)(1932- ),在吉打出生,也是自学成功,成了马来文专家,编过字典。
这位曾在报社担任马来副刊主编的文人,在后来成为出版社的编辑,专门编著中小学使用的马来文课本。他可以被称为“鲁白野第二”。
无疑的,鲁白野在60年前就有如此独到的眼光,写下精彩的文史散文是令人钦佩的。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不带种族主义的色彩和立论著述,自有其入世的普世观,梅井也不例外。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立即申请
- Social Media Marketing Executive
- Advertising & Marketing
- Kuala Lumpur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PHP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Wilayah Persekutuan
-
MYR 6K /Month
› 立即申请
- DevOps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6.5K /Month
› 立即申请
- Java Software Engine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10K /Month
› 立即申请
- Software Developer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4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立即申请
- 软件测试与客户支持专员 Software Testing & Customer Support Specialist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Kuala Lumpur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Admin cum Customer Service
- Engineering
- Bayan Lepas
-
MYR 3K /Month
› 立即申请
- GMBB Part Timer
- Event
- Kuala Lumpur
-
MYR 110.00 /Day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