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带热食时,有些民众会请老板不要使用塑胶袋,改用纸盒或纸碗,希望能减少塑化剂的接触。但是这样做真的就安全了吗?这些纸类免洗餐具可不是100%纸制品,使用时仍有暴露在塑化剂的风险。
汤面、炒饭、小笼包……人们喜欢吃热腾腾的食物,店家通常一烹煮好就赶紧装进免洗餐具里,送到客人手上,食物中的热气也就被“封锁”在容器中。有些民众舍弃塑胶袋很好,但像是刚煮好的火锅,实质上也超过100℃,如果火锅装进纸碗是9分满,盖上塑胶盖后,食物和盖子离的很近,汤汁的蒸气向上弥漫还是会接触到塑胶盖。
不仅如此,这些一次使用性的纸类免洗餐具,包括饮料纸杯,以及外带小吃的餐盒、纸碗、纸盘等,大部分都是复合材质──纸张是材质主体,但为了防水及减少空气的穿透性,以达到食物的保存效果,多数餐具业者在纸盒内面,也就是所谓的“食品接触面”,涂上一层薄薄的塑胶膜,我们称之为“塑胶淋膜”。
大部分业者使用的淋膜材质以塑胶居多,其中以PE最常见。PE又可分耐热温度较高的2号高密度聚乙烯(HDPE),约90至110℃;比较差一点的就是耐热温度低、约70至90℃的4号低密度聚乙烯(LDPE);有的也会混入一些耐热温度较高的5号材质聚丙烯(PP),耐热温度可高达90至140℃。
看到这里不免令人担心,这些含有塑胶淋膜的纸制餐具,会不会有塑化剂溶出的疑虑?这是一种全世界普遍使用的食品包装技术,有防水、防止空气穿透的优点,只要注意以下2点,就能安心使用:
1 注意塑胶材质比例
假设外带一盒炒面,直接用纸盒装还算安全,但如果含较多汤汁食物,有的小吃业者会用塑胶袋装取,避免汤汁流出来,之后再放进纸碗、纸盒,这么一来暴露在塑化剂的风险就增加了。
因为塑胶袋的组成100%都是塑胶单体,特别是PVC材质的塑胶袋,耐热温度最低,只有60℃;另外,PVC也含有氯,与热食接触后,释出有毒成分“氯气”也会提高。至于纸制餐具,纸张比例约99%,塑胶比例可能只有1%,以暴露风险来说,两者差距甚远。
2 注意食品温度
由于纸制餐具的塑胶淋膜大部分使用PP或PE材质,都具有耐酸、耐碱及耐油特性,装取一般熟食,如炒饭、炒面、炸薯条、披萨等都算合理安全使用的范围。但要特别留意的是,相较于固体,食物液体的表面温度比想像还高,特别是刚煮好的汤面或小火锅,可能来到100℃,这就不是一般的熟食,而是“烫食”,可能超出淋膜材质的耐热温度。
耐热温度是物理现象的指标,表示超过这个温度时,塑胶会开始产生异常现象;当温度越高,破坏塑胶的程度就越大,所以以纸制餐具盛装“烫食”时,释放出来的塑化单体或塑化剂的风险就会增加。
按照现行法规,一次性使用餐具都要标示材质及耐热温度,但是这些标示通常只在最外层的包装,单一的纸盒或纸杯上看不到,消费者也无从得知。因此如果想要彻底隔绝塑化剂暴露的风险,最好的做法还是自行携带不锈钢餐具,保障食的安全,还能力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