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5年 9月 17日
主页 副刊 元气|活力

喝冷饮反中暑?

- Advertisement -
12399456https://www.upal.com.my/zh/feeds/jobFeedKwongwahArray ( [0] => HTTP/1.1 404 Not Found [1] => Date: Tue, 16 Sep 2025 16:38:32 GMT [2] =>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3] => Connection: close [4] => expires: Thu, 19 Nov 1981 08:52:00 GMT [5] => Cache-Control: no-store, no-cache, must-revalidate [6] => pragma: no-cache [7] => Nel: {"report_to":"cf-nel","success_fraction":0.0,"max_age":604800} [8] => Server: cloudflare [9] => cf-cache-status: DYNAMIC [10] => Server-Timing: cfCacheStatus;desc="DYNAMIC" [11] => Server-Timing: cfEdge;dur=4,cfOrigin;dur=1149 [12] => Report-To: {"group":"cf-nel","max_age":604800,"endpoints":[{"url":"https://a.nel.cloudflare.com/report/v4?s=wAqVC1kgCsaP4uZIUuJ5PjASo35WNT7Y8Kf4Xwf1HOiNQrl9QWB3CzVVvjojdUbD3T5TDA0PFmPgh6ZEQJH3GGqui1rvz%2FHCYHDzG70%3D"}]} [13] => Set-Cookie: WHMCSakqwXfA8CWYc=q109rdv39i44q7kf8ucl154lkt; HttpOnly; Secure; Path=/ [14] => CF-RAY: 9801cb6f1bed9a6e-KUL [15] => alt-svc: h3=":443"; ma=86400 ) 789

天气炎热,喝一口冷饮让人浑身舒爽。然而,有时喝完冷饮后却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这也是中暑的一种,称为“阴暑”。中医如何对抗阴暑?

中医讲的“中暑”,基本上是轻度的热伤害,跟西医定义严格的热中暑并不相同;但两者主要病理是一样的:就是身体产生的热,无法及时通过身体的代谢(如流汗)充分地散出,而造成身体的伤害。

中医把“中暑”分为“阳暑”和“阴暑”2种。“阳暑”如同西医讲的“热衰竭”,主要是身处高温环境或大太阳底下,流失过多水分和电解质,造成心血管系统衰竭,出现头晕头痛、大量出汗、心跳加速、恶心呕吐等症状。

“阴暑”是患者虽然没有处于高热环境下,却因为出入温差过大的处所,加上喝冷饮,让身体的毛细孔闭塞,流汗散热的机制遭到封闭,造成热能无法排出体外,同样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

- Advertisement -

长时间待在冷气房的上班族,或是常常进出环境温差大的人,如业务员、司机等,容易中阴暑。

喝冷饮要看体质能否承受

为了防范发生阴暑,中医常常告诉大家热天不要喝冷饮。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完全不能喝冰的,而是要看个人的身体状态能不能承受,能不能很快地把这些湿气寒气代谢掉。

进一步说,体质好的人偶尔喝一些冷饮,是无妨的。但如果平常体质虚弱,且没有运动习惯,怕冷又怕热,容易出汗,很可能喝一下冷饮就容易出现不舒服的症状。

所以这类型的人最好少碰冰凉的饮食。

2款消暑茶饮

对抗阴暑最好的方式,就是喝消暑又解渴的中药茶饮。以下2款简易茶饮,可以自己做:

●蜂蜜薄荷茶

制法 :薄荷叶1公克、天然蜂蜜少许(可用甜菊叶替代),以300 cc的热水冲泡。也可买市售的薄荷叶茶包冲泡。

功效 :薄荷性凉,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饮用薄荷茶可以解暑热烦躁,让人头目清利。添加少许蜂蜜,能增加甘润的口感。

注意 :

{1}最好不要加糖,喝甜的容易腻、生湿热,反而不容易解渴。

{2}肠胃比较虚寒的人,可以加几颗红枣,以保护胃气。

●生脉饮

- Advertisement -

适用于在高热环境下工作,会大量流汗的族群。

制法 :西洋参6克、麦门冬30克、五味子3克,用1000cc水煮沸后,转小火再煮15分钟即可。

功效 :西洋参补气,麦门冬养阴生津,五味子生津敛汗。生脉饮能有效改善疲劳,预防中暑。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
- Advertise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