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铁
在外漂流的槟城人,最想念的除了是在槟城的家人朋友外,排名第二的,往往就是令他们垂涎三尺的槟城美食。
这种思念像病菌,侵蚀了舌头上的每根味蕾甚至直接影响大脑,让这些散布在全国各地以致世界各国的槟城人,每每吃到别人的食物时总是诸多嫌弃;在其他地方看到小贩挂上“槟城XXX”时,血液立刻沸腾,于是不带思考地叫来大快朵颐,但常常吃了一口以后就把白眼翻到底,然后不屑地撂下一句:这怎么能跟槟城的比?不要乱用我们的名字好不好?
这种“大槟城主义”或许欠缺理性,可是却最能反映槟城人骨子里头对这片土地上的多元美食的挚爱。而且,这种思维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槟城美食的独特性,不然的话,为何在海外或其他州属会出现槟城美食的餐厅?因为它贩卖的不仅仅只是槟城人浓浓的乡愁,还有那独一无二的精彩美味。
槟州政府也许知道此中三昧,所以自2017年来,就开始有了“槟城国际美食节”。在为期约半个月的美食节里,州政府轮番祭上城中最著名的各种街头、餐车、餐厅、酒店等多元文化美食,让本地人和游客们可以一次过享用种种令槟城人所骄傲的美味食物。
过去两年来,去过这场街头飨宴的朋友们都极为赞赏主办当局的用心,声色香味俱全,是一个难忘的用餐经验。去年,这个美食节更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因为举办了一个全球最大型的餐车派对,噱头十足。
对于年轻政府的创意,我们不吝啬予赞赏,不过需要提醒的是,除了嘉年华似的美食节,槟州政府必须要有更长远的大计,包括如何将来自槟城的美食介绍给全世界的朋友,让本地美食的曝光力和影响力能够更上一层楼。所有有自信和远见的政府,目前都在进行类似的推广,远的不说,我们的邻国如泰国政府、新加坡政府等等,都正在努力地把该国的美食包装,接着行销到全世界去,展现国家的软实力。而在各种各式的行销手段中,最能立竿见影、最节省资源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米其林的加持。
虽说槟城美食众多,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一个小贩或者餐厅获得米其林星级的评鉴,这对于一个号称为“美食之都”的城市来说,或多或少是一种遗憾。
也许有些人不能认同我们的美食需要等到外人的评鉴,可是,一如“世界大学排行榜”一样,米其林有其一套的准则来为美食打分,能够通过评鉴的,肯定不会差到哪里。最重要的是,透过米其林指南,绝对可以把槟城美食带到更远的地方去。
米其林拥有历史悠久的良好声誉和庞大的支持群众,为了保持意见上的独立性,米其林餐馆评审员外出用餐时,总是匿名行事。他们支付膳食的一切费用,随后根据五项公开的评估标准给用餐体验打分,包括食材品质、对味道以及烹调技巧的驾驭能力、料理中袒露的个性、是否物有所值以及餐饮水准的一致性。一个小贩或餐馆名列米其林指南中,但是没有星或是出现在必比登推荐,代表这家餐厅的出品有一定水准,食物好吃,简单来说就是好吃的一餐。一个米其林星(或更多)代表了来这里用餐是一种美食的飨宴。食物水准,是米其林唯一的衡量标准。
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无论是曼谷或是新加坡,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米其林小贩和餐馆,每年吸引了不少的游客慕名前往。除了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外,更能帮助饮食业者建立信心,打造名牌。槟州政府若是要让本地的旅游业更上一层楼,不需要为小贩们申遗,只要认真往米其林的方向走去,必能稳固槟城作为区域美食之都的地位。
槟城美食,是所有槟城人的骄傲,它值得让世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