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恪宁
应战之道,偏重轻重急缓;据此分配人力,输送资源。前不久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见之,那天和民间团体对话提及政府派送四个口罩,点出民间反应的不可思议,也是这么一回事。
尽管口罩是免费送出,岛国之中仍有人因此破口大骂,表明本身一家五口,只给四个,怎么够用?陈振声既闻,一点都不退让,席上昂然回敬:“Uncle,生病时才戴口罩。”
听到这里,刁民仍然不愿放过,跟着诘问,要是我全家五口同时病倒了,怎么办?陈振声不是盖的,如此建议:“留在家,打电话叫救护车,将五名家庭成员送入医院,根本不用再去拿五个口罩了。”
貌似很窜,思之不然。之所以每户人家只给四个口罩,凭借乃是专家精确的计算:新加坡的平均人口是每户3.24人。深究下去,两小口子的家庭,如今甚至占了大多数。那么,你说呢?
何况,口罩的应用,本来是要留给那些有所需要的前线。人好好的,那是何必呢?而且,既是国家器重的重点领袖,陈振声显然知道民心为何牵肠挂肚,也预见了处理不当,必然不幸催促满天的惊弓之鸟。
这一点,内阁背后的智囊团,必然认真斟酌了。陈振声说的,确实铿锵有力:“如果今天总理,我本人、黄循财,颜金勇等出席记者会全都戴上口罩,大家肯定会恐慌。我可以向你保证,到时我们的医院马上就会瘫痪。”
幸或不幸,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闭门对话两小时,部长的这些话,被录音后,跟着被上载网络,广为流传。一时之间,回音纷扰。有者赏脸力挺,有者嗤之以鼻,不以为然。
是是非非,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不爽的话,人们都不爱听。听见陈振声调侃国人因为恐慌,所显露的驽钝之行,任谁的心里,自然不会痛快。因为这样,审思所言,自然失去中肯之心,纷纷要和部长对着干了。
说到底,决策本是理性评估的结果,事实上往往偏不尽然。羊群效应之下,阿嫂所行,则跟着大队走,乃至电视、报章,社交媒体的文字和留影,尽是一辆辆超载的手推车,里面和上面,挤满日常杂货和用品。
是怕输,还是怕死,陷入了白痴的蠢境,理性皆不管用了。盖上课本,走到现实的生活,人人失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纵然配置一般,储量有限的家用冰箱,根本保鲜不了一个月的食材,每个人还是不停地采购。
会议里顺口点评此事,留学剑桥大学,身为内阁的精英,未来总理人选之一,这一次陈振声说了不少重话,直指此举“下衰”。谈话之中,他也用把百姓的非理性行为,冠之以白痴(idiots)。
但是,身为国家第一线的首要领导,自然不可和白痴一般见识。《光华日报》援引外电报道,因为疫情日渐严重,瑞典政府思虑资源之不足,再没有能力追踪每个确诊病例,因此集中救治重病的患者。
尽管此举貌似提前投降,困难在于,算计未来疫情的跋扈,精打细算之后,恐怕这正是没有办法的唯一选项了。不仅这样,新加坡也正斟酌战略,评估是否可能容许轻者居家,不需留医。眼下病例急速反超新加坡多日的累积,我们有何方案应对?
内阁的L牌部长,刚刚上任,单位的流程,部门的运作,想必还搞不清楚状况,遑论部署三军积极战。既然这样,新官怎么可能设法遏止,阻止蔓延,战胜新冠病毒?这个政权最终可以撑多久,部分的答案,也许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