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恪宁
再尼当年任职马六甲市长之日,曾在工艺大学的研讨会提起投诉地方政府日增的吊诡:零投诉不是显见市政厅行政、规划和管理的效率超卓;而是可能经年累月,屡函不果,结果人人都不愿白费力气了。反之,一旦发现投书有效,则频密来电。
觉察如此这般的耐人寻味,读者自可理解新冠肺炎席卷全球两个月以来,全球排队遭殃,唯有每年接待大约200万中国游客到访的印尼,偏偏仍是不可思议的“零确诊病例”。这是怎么一回事?
《纽约时报》的新闻说:停飞之前,印尼每周共有134个来返中国的航班,关卡迎来多达5千中国游客入境。据中国驻巴厘岛总领事称,仅是逗留在巴厘岛,已有200人飞自疫情重灾区的武汉。
虽说零确诊,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学者,随之按照统计模型判断,印尼恐怕低估感染的实情。参考两地来往人头的记录,学者推算当地应已确诊1至10例的案例。
既然这样,何以印尼一连多周保持“零确诊病例”?2月6日的记者会上,卫生部官员温德拉(Windra Waworuntu)辩解:自中国武汉撤回的所有国民,没有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水的病症,所以没有检疫。
而且,想为200多人集体检测,前后所需,至少10亿印尼盾。按照既定标准作业的流程,检验还需(至少)两次,才能作准。算计成本之高昂,因此285位回国者,既经隔离,都全部放行。
印尼遥遥相望的新加坡则是另一个极端了。李国豪的〈新加坡检测冠病无“漏网之鱼”,世卫:令人印象深刻〉解释了何以当地的确诊病例,仅在中国和停泊在日本的“钻石公主号”邮轮之后,排名第三:
这并非意味着新加坡的防疫工作不到位,恰恰相反,恰如世卫总干事谭德塞指出:新加坡使尽洪荒之力,设法找出每个病例,深入追踪接触病人的足迹,防止病毒急速扩散。正因极高的效率,“所以才能有效追踪到更多的确诊病例”。
眼见新加坡这套检测之道,哈佛大学的2月14日发布的研究报告,自然赞不绝口:2月4日鉴定了18例病人,绩效所得,几近完美,可视同金牌标准 (gold standard of near-perfect detection)。
不吝溢美之词之后,则是一部惊悚世界的恐怕片了:全球诊断新冠肺炎病例的能力,仅有新加坡程度的四成左右。(We estimate that the global ability to detect imported cases is 38% of Singapore’s capacity).
什么概念?换句话说,要是诸国皆遵照新加坡宵旰忧勤,不遑寝食的标准检疫之圭臬,最终所发现的个案,或是现有投报的三倍(Equivalently, an estimate of 2.8 times the current number of imported cases, could have been detected)。
是否如此,置喙造句,自可明白,截至此时,个别国家偏低的案例,甚至滞留在“零确诊病例”的天大喜讯,一方面或是佐证当地防疫之十分高明,此外也可能流露了检测的松散,已经到了不堪入目的水平,只能信不信由你了。
非常时期,想起再尼的经验谈,确实感概。报告的123,往往都是试图蒙混真相的骗子。可惜,天下领导好大喜功,总是爱听阿谀奉承的不吝溢美之词。难怪城门已经失守了,奏章还是上报“城在臣在,屡败屡战”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