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赖洁敏 摄影:芬迪
首相敦马哈迪二度任相,从1991年推出“2020宏愿”,2018年重新任相,宏愿却未能达成,马华总会长拿督斯里魏家祥认为,现阶段马哈迪的言论及举措,与推出“2020宏愿”时所提出的愿景背道而驰。
他追溯道,马哈迪在90年代推出“2020宏愿”时,大家看到的是高等教育倾向民主化、整个社会经济朝向工业化,这对很多以教育跟经济为主的华人来说,当时可以看到大家对“2020宏愿”都表示支持和认同。
“马哈迪当时担任国阵主席,马华参与了‘2020宏愿’的过程,朝着上述方向前进,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只是,他认为,马哈迪在第一次卸下首相职务后,多年来的政治操作似乎更有兴趣于玩弄种族课题,多过于国家的整体建设。
“如果致力于推动国家进步,就不会发展空洞的飞行车计划。如果致力于提升全民人均收入,就不会搞土著尊严大会,发表华人富有论。”
他直言,若要达成“2020宏愿”目标,希盟政府过去两年的政策几乎帮不上忙。
魏家祥是在接受中文媒体新春联访时,如是指出。
至于在国阵在执政期间,是否有为“2020宏愿”做出努力,他坦承,也许国阵时期没有做得很好,但他们尽量解决了国家“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come trap)的问题。
形容副教长张念群 制衡无力护航尽力
马哈迪除了重新任相,也在今年1月前教育部长马智礼离职后,担任代教育部长,魏家祥把“承认统考”和“爪夷文事件”看作是马哈迪最重要的任务。
尤其是承认统考,他说,马哈迪曾在1975年担任教育部长时拒绝统考,而45年后的今天,面对同样的董教总组织,“老人家”是否会改变45年前的态度,非常关键。
但他觉得,从马哈迪过去两年的谈话,似乎感觉不到马哈迪在统考课题上会有180度的转变。
“我个人还是保持谨慎的态度,除非他有很大的改变。”
他相信,以马哈迪的性格,与华教人士的对话空间并不大,而马哈迪也不是那么容易被他人的三言两语所打动的。
“我希望我自己猜测错误,但是华教人士要做好心理准备,敦马在1975年如何谈判,跟他曾经对在希望宣言中讲得非常清楚承认统考的态度,他自己也说,今天要解决国内各族的贫穷比承认统考重要,就是说,解决贫富鸿沟大过于承认统考。”
对于教育部副部长张念群,他则以“制衡无力,护航尽力”来形容。
他说,民主行动党对马哈迪相当听话,而作为行动党在教育部里的代表,张念群在马智礼时代就已经是“制衡无力,护航尽力”。
“我想,这是华人社会的感受,很多家长的感受,我只是把它表达出来。摆在眼前的是行动党也好,张念群也罢,你觉得他们(对马哈迪)有能力去制衡或吭上半句吗?”
他指出,只要是首相或副首相主政教育部,很多东西可以很快进行,但商谈的空间却显得更少,他对于马哈迪在代任教育部长期间是否有助于承认统考,不敢抱有太过乐观的态度。
若没解决现有限制 承认统考根本难行
询及马华在当年承认统考课题上的“最后一里路”关键在哪儿,魏家祥坦言,就卡在大马教育文凭考试(SPM)不能只考国语单科,他也点明,除非希盟政府改变政策,否则也无法跨过这关卡。
他说,时任教育部长丹斯里慕尤丁在2013年设下条件,大马教育文凭考生必须考获马来文优等及历史科及格才能够获得文凭,届时,各族学生若要进入本地大学,都必须符合以上两个条件,国文科优等和历史科及格完全无法脱绑。
他笑称,本身曾在国会询问希盟政府,是否能够让独中生只靠国文单科优等成绩进入本地大学,但教育部却拿出补考条款(July Paper)国文科考获优等可以进入大学的例子,而事实上,学生必须经过正规大马教育文凭考试,若不及格才能够在7月份进行重考。
他也说,之前政府让从小在国外长大的我国外交官孩子以国文单科考试进入政府医院乃特殊情况,因为这些孩子跟着父母到外国生活,没有考大马教育文凭,但考获了著名大学的医学系,因此政府当时基于这些特殊情况,允许他们只考单科国文进入政府医院工作。
魏家祥指出,除非希盟政府敢说,独中生可以在大马教育部文凭中只考国文单科就能够进入政府大学,但他不认为马哈迪会允许此事,马来社会也不一定能够接受。
“如果希盟政府没有解决现有的限制,他们根本做不到承认统考。”
他指出,他的论述也获得独中统考特别委员会(PPDUEC)主席邱武英的认同,对方甚至说道:“别奢想能够做到。”
他也提到,一些州政府表示承认统考,但其实也是让在私立大专院校毕业的统考生进入公职,但这并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