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9456https://www.upal.com.my/zh/feeds/jobFeedKwongwahArray
(
[0] => HTTP/1.1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1] => Date: Sat, 30 Nov 2024 05:44:05 GMT
[2] =>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3] => Connection: close
[4] => X-Powered-By: PHP/7.4.33
[5] => Cache-Control: no-cache, private
[6] => X-Frame-Options: SAMEORIGIN
[7] => X-XSS-Protection: 1; mode=block
[8] => X-Content-Type-Options: nosniff
[9] => Referrer-Policy: no-referrer-when-downgrade
[10] => CF-Cache-Status: DYNAMIC
[11] => Report-To: {"endpoints":[{"url":"https:\/\/a.nel.cloudflare.com\/report\/v4?s=IphaLlpbHFnEMcQHsLi%2BtBr%2F9tQv%2Fi79NPR0iSc45WGRwb34v8aBVBhbx%2BTV2C%2FeOKqi3mW%2BRetlWkl7%2F6hIGYvBbo77rdAWjOG56927lWyqnW0THka6c3UlDGYC9RsoISQ%3D"}],"group":"cf-nel","max_age":604800}
[12] => NEL: {"success_fraction":0,"report_to":"cf-nel","max_age":604800}
[13] => Server: cloudflare
[14] => CF-RAY: 8ea886086facf7af-LAX
[15] => alt-svc: h3=":443"; ma=86400
[16] => server-timing: cfL4;desc="?proto=TCP&rtt=198547&min_rtt=198201&rtt_var=56008&sent=5&recv=6&lost=0&retrans=0&sent_bytes=2997&recv_bytes=756&delivery_rate=14611&cwnd=33&unsent_bytes=0&cid=441963f4eb177c93&ts=684&x=0"
)
789
文:黄汉伟
元旦日,中国的亲戚送来一个自录视频。她们大家庭10多人,齐聚一堂,老老少少,齐唱一首中文歌曲《我与我的祖国》送给海外亲戚。那是个新中国成立70年爱国电影《我与我的祖国》的主题曲,由香港歌星王菲唱出。
早一天,我第一次受邀出席选区丹绒武雅国民中学迎新日。学校节目一般上是以国州歌序幕。不过电脑出了状况,有视频但播不出声音。仪式停顿了好几分钟,最后由副校长拿着麦克风领导全场唱国州歌。事后,我恭喜这位华裔副校长周先生以如此雄厚歌喉领唱并挽回了局面。我发表了10分钟演讲。在喝茶时,校长还提我的马来文说的不错。这一幕打破了马来同胞对于华裔掌握国语能力不足的刻板印象。
我特别提这两个小故事,看起来不相关,但实际上却是前后呼应的故事。
祖国这个字眼一方面可以指“祖先以来所居之地”,也就是祖籍国,另一方面可以指国籍所在的国家,也就是国籍国。所以马来西亚华裔面临如何在国家、民族、语文的选择题时所做出的反应,往往面对天人交战,前后矛盾的状况。我们在马来文-中文面对的摩擦,宗教间面对的难题,文化间的存异往往是点燃社会舆论的火花。
一方面华裔须面对情感上对于中华文化的坚持,一方面也得对马来西亚国家认同所需的向心力。这两股力量拉扯之下,偶尔出现左右摇摆的错置。近来社会争议的爪夷文、统考课题甚至印裔社会的淡米尔之虎课题皆是这两股力量拉扯的现象。
我们并不是唯一面对此两难问题的社群。香港人面对的一国两制的上街斗争,台湾面对本省、外省及海峡两岸的政治争议存来已久。
东南亚邻国的印尼以统一及单元,压制了当地其他文化及语言。新加坡虽然看起来多元,但选择了经济实际,以中立语言英文及西化强势压倒了其他语言。
马来西亚在未来的十年,路向何方?
爪夷文课题是个错置在历史时空的课题。连《马来前锋报》的罗马文版都已关门大吉,更何况早在多年前已停刊的爪夷文版。巫统伊党口口声声要捍卫爪夷文,却无法在自己的党报出版纯爪夷文版。这文字停顿在60年代的独立前后,多出现在博物馆、钞票、邮票、国徵上等历史文件,而无法登上现代用途。
现代华校生不只学习三语,孩子们还学习电脑程序语言Scratch、HTML等。有特选国民型华文中学还开办德文、日文为选修语言。同样的,中学数理以英文教导及学习也成了很多学校的选项。
华小里有不少马来裔及印裔学生学习6年,上了整万页的中文课本。我最近遇到一名印裔年轻女生,观察到她的笔记本写满中文字,原来她读了11年华校,是用中文思考。
我且认为我们需拥抱全球化及多元的当儿,也须对马来西亚有更强大的向心力。我们无法纯碎以大陆神州、福摩莎岛或香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应从半岛和婆罗洲的多元文化以及拥抱全球化的当儿来吸取灵感以应对眼前的文化及语言问题。
找工作, 就找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