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张健欣
摄影:陈友晋、受访者提供
声音是隐形魔术师,它可以吸附灵魂,让你坠入想象的深渊。当知性思维遇上浑厚声线,那会是冷飕飕夜中的一碗暖汤。在彪民慢火的炖熬之下,这锅疗愈系深夜心灵鸡汤,保留了十年如初的温度。
香港电视剧《巾帼枭雄》中,柴九一次次呐喊“人生有多少个十年?”呐喊的声波,延伸到剧外,时隔10年,仍余波荡漾。
于是,有人如梦初醒,把即日作为起跑点,奔向10年后更美好的自己;有人惶恐不安,觉得还未感受生命的炽热,就要走向夕阳了;有人突发奇想,发起了“10年挑战”社交网活动,钓出了明星庶民的陈年旧照,让人一不小心深陷回忆的漩涡。
夜晚一个人握着方向盘,人生各种烦事侵占脑海,这时收音机的另一端,传来一把有安抚力量的声音。声线既有Josh Turner的浑厚低沉,又有蔡康永的温柔气质,思绪不自觉被这把声音给真空包装,与大千世界的混浊划开界线。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画面,有情感,有温度,就像寒冬里送来的暖被一样,让受冻的心瞬间回温。
夜深人静,是感伤吞噬心灵的时候。彪民那把极具辨识度的声音,却是深夜里的一帖心灵良药。10年不经意也不刻意的陪伴,你可能会记不起他的模样,却不会忘了那把如清风拂过的声音,曾如何卷走你心中颗颗粒粒的尘沙。
梦想不必伟大 心跳必须炙热
2019年,这锅深夜心灵鸡汤,刚好熬足了10年。这是彪民加入988电台的第10个年头,也正好主持了“今晚最Night听”长达10年。在电子媒体截路的年代,要凭抑扬顿挫把气场给镇住,想必这灵魂需有一定的深度与魅力。
“其实我真没想到这节目会做了10年。刚开始主持的时候,总认为它不会是所谓的长寿节目,毕竟规格和形式没有具体要求,感觉像是规规矩矩的做就过得去了。”
“在电台节目当中,晚间时段的收听率,普遍是最低的。但我的固执是,广播最重要做出价值,所以每天都想着,要么突破要么做得精致,今天不把最好的给呈献,明天可能就没机会了。”
如果说“今晚最Night听”是一幅画图,那么绘图主题是由公司提出,而白纸上的手绘都由彪民自由发挥。在他缓而有力的主导之下,这节目成为速食社会中的一抹奇景。从刚开始的一周两天,每个时段2小时,到后来加长成4个小时的节目。2012年,这个深度交谈、轻松分享的节目,变成了一周4天,从晚上10时至凌晨1时。去年8月,时间再延长一个小时,改为晚上8时至凌晨12时。
与节目爱情长跑10年,可他依然付出得不亦乐乎:“说得好听是节目在调整,事实上是我越做越多啦,哈哈!”
要熬出一锅有滋有味的汤,就必须丢入足够扎实的材料,把火候的轻重缓急掌握好。彪民把巨细靡遗的人生态度,加诸在“今晚最Night听”的呈献内容上,于是诞生了“梦想不必伟大,心跳必须炙热”的节目格言。
“九把刀作品中有那么一句话,人生很多事本来就徒劳无功。但如果你相信了,因为没有结果而不去做,错过的会是更多。我觉得把生活里的小事情经营好,然后认真地过对自己重要,自己想要的生活,换来的成果不一定是伟大的,你却会因为这份热忱而活得很快乐。”
就像一段美好的感情,未必是轰轰烈烈,却一定细水长流。相互对望的心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31岁入行 追梦永不嫌迟
东方社会有个现象,你要是个爱说话的小孩,就会被标签“太多话”的小屁孩。彪民小时候也不例外,就是个说起话来滔滔不绝的孩子,让老师和同学都受不了反复淹没的声浪。
“为了实施惩罚,老师派我代表班级参加讲故事比赛。怎知道,那次比赛我拿下了全校第一名,然后恍然大悟,原来说话也可以换来荣耀。”
升上中学之后,他栽下了兴趣之树,结出的果实包含音乐、创作和说话。那时候他开始织梦,想说如果当上广播员的话,既可以与音乐为伍,又可以尽情言述,根本两全其美。尔后梦想扎根,广播员成了他梦寐以求的一份职业。
“那时候,我并没有勇气往那方面发展,毕竟广播员在那年代,并不是大家认知中的专业人士。所以后来,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寄托之下,我半推半就修读了会计科系。”
人生20到30岁,是筑梦时期,彪民却在堆砌一座不属于自己的城堡。22岁毕业后出来当了会计师,后来还经营印刷厂6年。那些年来,他把对广播的情愫深埋心底,尽管期间有前赴面试,却始终吃了几轮白果。
“30岁那年,我决定放下它了。毕竟人说三十而立,有谁会想聘请一个年龄跨三的新人?于是,欢庆30岁生日之后,我就告诉自己,是时候挥别广播梦了。”
这边厢刚声泪俱下说完,那边厢就看见国营电台招募新DJ的通告。无年龄限制,持大学文凭,这10个大字,倏地重燃了他心中的火苗。忽然之间他茅塞顿开,原来当初在大学念会计系,虽然是父母的意愿,却其实也是他梦想的铺路石。
“结果我就去试了,也顺利通关受聘了。31岁入行广播界,和其他DJ相比起来,确实有点晚。”
2004年在国营电台待了两年后,彪民转向电视节目与网络电视台,暂别广播电台两年。直到2009年7月,他正式加入988电台,悉心浇灌自己的广播田园,才让梦想之花亮丽绽放。
他的20、30、40
古人云: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真的是这样吗?
彪民说:20几岁,是迷失的,以为成功了,以为抵巅峰,然而那时候,其实是在建立基础。正因为年轻气盛、敢于尝试,经历不同行业与挫败,到了30岁,磨平的棱角,会让你更清楚明白,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30岁应征电台DJ,在10余位面试者中,他的年纪排行第二大。年龄最大的那位,可是广播系出身,反观自己却是个门外汉。他觉得自己很老,糟透了,但也因为有足够阅历,所以俯瞰过的视野,比小伙子们来得更壮阔。原来20几岁淋的那场雨,是为了让自己往后不再忘了带伞。
未婚的30岁,工作步入正轨,心态变得简单,想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偶尔思想漂浮,觉得表现不够好,没有真正的专长,有时会在想,若脱离广播界,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迈入40不惑之年,信念更坚定了,用心经营事业,把每个小日子过好。在爱情上,仍是截然一身,也单身足15年。长得一表人才,又有饱读诗书的涵养,为什么就没对象?彪民笑了笑,可能因为生活过得快乐,很满足,所以都没在追求这方面的圆满。
“说起来,我并不是习惯一个人,也没有不保留位置,给生命中的另外一半。但就真的没遇上,也没去担忧,没特别期待,说白了,就连顺其自然的可能性,也没思考过。”
他笑说:“说这番话的时候,就连身边最好的朋友,都会觉得我这人很奇怪。但我真没有这方面的好奇心,更没有打算去寻找答案,也不觉得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彪民提出的择偶条件:独立、有信念、认真生活。想必是和他一样,各自生活时是独立的个体,双飞时是相互欣赏理解的“灵魂伴侣”。
46岁,彪民写了一本书,并不是人生第一本,却是用青春换来的作品。经营夜间节目10载,为了能让暖心的氛围陪听众入眠,于是他创作了无数枕边故事。来到意义非凡的十周年,他把这些感性的、励志的、温馨的,从声像化成文字集结成书,让瞬间的感动得以隽永收藏。
人生每个10年,都是一次的转折点。无论是一场洒脱华丽的转身,或是重复性的日出与日落,彪民都在脉搏跳动的频率之间,创造了让自己和听众微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