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024年 11月 30日
主页 副刊 悠周刊

【代代传承】铁匠父子 坚守技艺传承(附视频)

- Advertisement -
12399456https://www.upal.com.my/zh/feeds/jobFeedKwongwahArray ( [0] => HTTP/1.1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1] => Date: Fri, 29 Nov 2024 23:45:31 GMT [2] =>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3] => Connection: close [4] => X-Powered-By: PHP/7.4.33 [5] => Cache-Control: no-cache, private [6] => X-Frame-Options: SAMEORIGIN [7] => X-XSS-Protection: 1; mode=block [8] => X-Content-Type-Options: nosniff [9] => Referrer-Policy: no-referrer-when-downgrade [10] => CF-Cache-Status: DYNAMIC [11] => Report-To: {"endpoints":[{"url":"https:\/\/a.nel.cloudflare.com\/report\/v4?s=LzjEiTqZAPYz3QdaQS6vUcU4N%2FvQxCFfT0RFjHrsz%2FxrNwwK2nMYFkLcvUAuNGO3HFBXZtjm7W4N0IEkoMrYt8Bf8oqYgsHXb8cKd9yVIZs1yi0wLmj%2FMT6HfwDiTZKnnRg%3D"}],"group":"cf-nel","max_age":604800} [12] => NEL: {"success_fraction":0,"report_to":"cf-nel","max_age":604800} [13] => Server: cloudflare [14] => CF-RAY: 8ea678c8decf7bdd-LAX [15] => alt-svc: h3=":443"; ma=86400 [16] => server-timing: cfL4;desc="?proto=TCP&rtt=186494&min_rtt=186469&rtt_var=52495&sent=5&recv=6&lost=0&retrans=0&sent_bytes=2999&recv_bytes=756&delivery_rate=15529&cwnd=33&unsent_bytes=0&cid=aee34ff8032c6b1b&ts=953&x=0" ) 789

报导 黄佩珊
摄影 黄素蒂

把血脉传承下去,把技艺传承下去,萃取出用岁月与智慧衍续出来的的真功夫,这个11月,《悠周》用文字与影像,带你进入炭窑、打铁工坊、编藤工坊、裁缝师工作室、传统咖啡厂,再走近客家豆腐师傅、香饼师傅、炒粿角师傅身旁,细细体会代代相传的在地职人精神。

天下行业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作为原始锻造工艺之一,除了讲究技术,铁匠在炼炉旁忍受炎热工作,所需要的体力与耐力更是缺一不可。

农耕时代是打铁业最盛行时期,生活用品以及农活中需要用到的工具,都离不开打铁手艺;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在凡事讲求便捷快速的年代,打铁铺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 Advertisement -

游姓父子坚守着大山脚市区仅存的打铁铺。

坐落在大山脚市区热闹街角的“永利打铁店”,近百年来,见证市区的昌盛繁华到平静。岁月在打铁铺各角落留下历史的痕迹,长年的烟熏火燎,铁铺的四壁早已变黑。

走进店铺,炭炉膛里火苗蹿起,师傅抡起大锤,熟练地翻动烧得通红的铁料,一阵阵铿锵打铁声精准卖力地敲打,是一对游姓父子,在坚守着大山脚市区仅存的打铁铺。

游撸辉(右起)与游顺祥父子俩,一同打理打铁店。

59岁的游撸辉,自12岁起跟随父亲学打铁投入祖传手艺,是大山脚最早期的打铁业第3代传人,也是6兄弟姐妹中,唯一继承父业的。

47年来,支撑着游师傅在炼炉旁忍受炎热工作的毅力,除了当初的好奇与兴趣,更是对祖艺传承的一份情。

他说,祖籍福建永定县的游氏一族,因早年战争所需,多以经营药业及打铁业维生;其祖父与叔公南来时,也将这两门祖传行业带来大马。

“若追溯族谱,我已是家族第22代后人,游氏打铁手艺至少已传承了7至8代。”

“以前顾客来店里,总问我:你的父亲在哪里?后来我技艺上手了,顾客开始问我父亲:你孩子在哪里?那时对继承父亲手艺渐渐有了信心。”

游撸辉对铁器成品要求极高,从草图设计至雏型,锤炼过程皆细心琢磨,本身满意至无可挑剔才交予顾客。去年,他曾耗时半年,为九皇爷神诞打造5把七星剑。

具有历史痕迹,陪伴游撸辉打铁生涯的锤打台。

“一把铁器好用与否,关乎信誉与品质保证,例如市面上机器打造的刀,与巴刹宰肉刀,品质上的要求大有不同,而一把刀的使用寿命能否物尽其用,也要靠用刀人使用、保养、磨刀技巧等,相辅相成。”

上世纪60至70年代,大山脚市区约有4间打铁铺,当时打铁业没有太激烈的竞争,只要铸造手艺好,就有回头客。铁匠非常重视产品的信誉,一般著名的打铁师傅,都会在产品上留下专属印记,保证质量之余也防止假冒,而永利号打铁铺的印记,是6个小方格。

游师傅说,州内巴刹小贩的宰鱼刀、屠羊骨刀有80%产自他手,大部分都是老顾客,以及顾客的口耳相传。

打铁的工序繁杂,包括选料、烧料、锻打、定型、淬火、回火、打磨、抛光,真正学艺圆满出师到底需要多久?游师傅给的答案是:10年。

师傅使用切铁刀切割铁片形状。

他说,10年期间必须真正动手,累积刀器精细硬度、火候掌控、敲捶技巧的经验,若只是一旁观摩,即使10年也无法学会。

“正所谓‘打铁趁热’,每次开炉前都必须先构思好要打造的铁器工序,不能等烧料后才来思考。”

体力固然是打铁业要素,但眼力、耐心和心思都不可或缺,一块铁打成雏型后,要在哪个部分敲打、出几分力才能达到效果,打造出合格的铁器,符合顾客的要求,这都靠经验的累积与细心琢磨而成。

他与父亲携手经营打铁铺20多年,父亲过世后,便扛起家业,除了打铁制作,也会维修损坏的铁器。

谈到行业前景,游师傅说,打铁已是夕阳行业,利润不高,若想三餐温饱还可以,不求大富大贵,所以也不强求本身孩子接手,任由他们自己决定。

话虽如此,但游撸辉的儿子游顺祥(26岁)眼见年纪渐长的父亲一生为打铁兢兢业业,不忍将来祖传手艺就此断承,毅然决定继承父业。

他说,本身虽有梦想,但父亲只有一个,不忍父亲过于劳累,也不想坚守多年的家业就此没落,让父亲百年归老后还留下遗憾。

游顺祥大约2年前开始随父亲学打铁,他坦言,过去确实曾感到抗拒,毕竟打铁是体力活,环境也很肮脏,但父亲体力已大不如前,过于劳累会全身酸痛,因此他毅然决定回到打铁铺。

他说,就因为打铁铺已硕果仅存,倘若不学,具有历史性的祖传手艺会断承。

- Advertisement -

他目前仍在初学阶段,父亲每日手把手传授技艺。父子俩偶尔意见相左而小吵小闹,但工作的身影却是父子情深的最佳写照。

“永利号”上百年来在大山脚老街一角撑起打铁铺的门面,或许,这古老的手艺将会因为机械化的普及而渐渐失传,但匠人们不屈不挠的精神,却是永不磨灭。

 

找工作, 就找这里!

//
//
- Advertisemen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