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摄影/录影:曾丝苛
身有缺陷不是障碍,相信你可以做到,就一定做得到!
这句话是出自28岁的谭秀芳(客服人员),她自出生就患有心手症候群(Holt-Oram Syndrome),手一长一短。不过她不向命运低头,坚韧不拔的精神,让她全身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
住在甲洞的谭秀芳接受《光华日报》访问时表示,当年她出生时,其婆婆因得知她患有先天性缺陷,曾言不要把她从医院接回家,但其母亲坚持不肯,甚至放弃了泥水工的工作,全职照顾她。
不过,她坦言,本身在大约10岁之前相当自卑,不喜欢接触其他人,脾气也很暴躁。直到后来认识了较多朋友,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和一般人一样,并得到朋友们的鼓励,才渐渐变得开朗。
“小时候会被一些同龄的小朋友瞧不起,用语言攻击,例如说:你的手这样,不能做这那个,你的手这样,不能去这里那里。”
“其实并没有很大影响,求学时期,老师安排的值日生工作,好像排桌椅那些,我都能做得到。”
她也说,由于自己是家中唯一有缺陷的成员,因此看到其他兄妹姐妹懂得用筷子,而自己不会,就向母亲提出要求。
“妈妈说用叉子就好,但我还是坚持要学,所以最后就学会了…… 你觉得可以做到,就可以做到。”

谭秀芳与符文杰目前育有两男一女,其中,大儿子和小女儿受到遗传,以致上肢和心脏都出现缺陷,二儿子则四肢健全。
谭秀芳是于2012年透过网络认识符文杰(27岁,维修员)后,认定对方为终生伴侣,因此在不久便步入婚姻。
两人目前育有两男一女,其中,大儿子(6岁)和小女儿(11个月大)因遗传了心手症候群,上肢和心脏都出现缺陷,二儿子(3岁)则四肢健全。
“从未想过会遗传给孩子”
“我们没想过孩子会被遗传,一直到怀第一胎7、8个月大的时候,医生才发现到宝宝的手好像有缺陷,之后再做详细检查才确定。”
许多患有先天性疾病的人往往都会对生孩子这件事退却,但谭秀芳坦言,其家族不曾有人患有此病症,她在4名兄弟姐妹当中排行最小,哥哥和姐姐都四肢健全,因此从未想过会遗传给孩子。
“大儿子的和我差不多一样,手是一长一短,小女儿的就比较严重,两边都短,也有手指连在一起,还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做手指分割手术。”
此外,大儿子一出生就被发现心脏有孔,需动手术,不过当时两人刚踏入社会不久,没有储蓄,双方家庭经济也不是很好,因此手术费也是烦恼之一。
“我们连结婚的时候也是用我们自己的钱,所以也没有钱拍婚纱照。”
符文杰补充,妻子诞下第一胎时,发现不仅是手的缺陷,还因心脏的问题送入加护病房,导致整晚无法入眠,很担心孩子长大后如何照顾自己。此外,家人对于两人和孩子的情况并没有异议,但是比较担心孩子的未来。

盼望孩子健康长大
“有时确实会想,把他们生下来,会不会害到他们。无论如何,现在最希望的就是孩子健康长大。“
谭秀芳说,其实对于生孩子,她一直抱持乐观心态,直到怀上第三胎之后。
她解释,经过咨询医生,宝宝被遗传的机率为50%,但必须在怀上孩子后,才能抽取羊胎水的样本进行检验,而结果就是结果,无法有任何改变。
她认为,既然遗传给了第一胎,那么第二胎和接下来的孩子应该会是健全,或比较轻微的。
果然,第二胎如心所愿,孩子是健全的,但没料到怀孕第三胎的第五个月,才发现其右手有缺陷,之后发现左手的情况,当时确实有如晴天霹雳,于是还去请示神明。
“神明说不管我们生几个都是一样结果,只会有一个孩子健全。我听到过后,就想说如果确定都是不健全的话,我就不敢再生了。”
另一方面,她说,其年仅3岁的二儿子已懂得照顾哥哥,例如哥哥在扣纽扣的速度较慢时,弟弟会主动上前帮忙。不过,尤其他和哥哥及妹妹的上肢不同,他曾认为自己才是不健全的那个。

以身作则 为孩子竖立榜样
“我就是孩子的榜样,要孩子做什么,就得自己先做,让孩子跟着做。”
谭秀芳指出,她如今照顾孩子,就如当初其母亲照顾她一样,至于生活上需用手部完成的事情,例如穿衣服、扣上纽扣等,她都会一一示范,让孩子跟着学习。
她坦言,因为手部缺陷的限制,大儿子在学习方面,总比其他小朋友慢,例如当其他小朋友学走路时,他才开始学爬。而学爬、学走路的过程中,也经历了无数次跌倒。
她说,大儿子如今已懂得自己吃饭、写字等,只是速度会较慢一些。此外,若写太多字,或写字太长时间,手也会作痛。
不过,她也说,因为大儿子是男孩子,将来不仅不合适做靠劳力的工作,还要成家立室,照顾家庭,因此对他较为严格,希望他什么都学会一些,不要让人看轻。
“现在担心的是,他还没学穿有拉链的裤子,明年读华小一年级,如果校裤是拉链的,可能就会比较麻烦。”

无惧世俗 坚持教育 让孩子勇敢面对
面对世俗的异样眼光,谭秀芳坚持以教育的方式,让孩子慢慢地接受并勇敢应对。
她举例,曾有外人当着他们的面,大声与自己的孩子说,正因他们不乖,所以才会被他们爸爸切掉手。
她续说,遇上这样的情况,虽然其丈夫偶尔会忍不住上前去反驳,但她却不理会,只是向孩子解释,让他们理解这是遗传所致。
她说,早前在商场逛街时,路人大声嘲笑他手短,儿子立即就躲到爸爸身后。
“我本身是已经习惯了,甚至当作没听见,但会向儿子解释说,那是因为那些人没看过才会这样,看过了就不会这样了。”
她指出,大儿子之前较为自卑,他在陌生环境特别害怕,缺乏安全感。一开始上幼儿园时,完全不敢面对其他小朋友,而把头和身体卷在一块。
“后期报名让他上儿童佛学班,接触更多人之后,现在慢慢开始放松,甚至能够站在大家面对做自我介绍,看到这一幕我真的特别开心!”
她提及,自己小时候从来不敢穿无袖的衣服,但是如今,无论衣服有袖或无袖,她都会让孩子穿,让他学习不去在意服装。
何为心手症候群?
心手症候群(Holt-Oram syndrome或Heart-hand syndrome)于1960年代由两位医师Holt与Oram所发表,之后确认此症是因第12对染色体长臂上转录因子TBX5基因变异所致,大多属体染色体显性遗传,无性别差异。
TBX5基因在胚胎发育期间,对于心脏四腔的分隔与上肢骨骼发育调控上扮演重要角色,因此TBX5基因突变,可产生心手症候群最大特征 —- 心脏问题及上肢畸形。
75%的患者可见到心脏结构异常,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房中隔缺损(ASD)。肢体异常主要表现在上肢,如肩膀下斜变窄、前臂异常、甚至无前臂、大拇指变小、拇指未发育或另长出一根骨头,或一手掌只有三只手指头。 不过,下肢通常不受到影响,患者智力也大多正常。
目前尚未有整体疾病发生率的推估,在美国的发生率约为每10万新生儿中有0.95个。